鲁中网淄博9月11日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新区教育人始终不懈的追求。2023年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教育事业向优质均衡迈进,努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新样板”。
引培并举,优化师资能力培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刚刚完成招生的淄博高新区科学城实验中学,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校园,学生们正在崭新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作为集团化办学的代表,科学城实验中学现有600余名学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公开竞聘新教师和抽调老教师的方式,迅速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推动学校师资配备达标。同时,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学校积极响应“青蓝工程”,让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助力年轻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迅速成长。“这段时间我听了不少老师的课,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让人眼前一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科学城实验中学执行校长马明新告诉记者。
面对今年一年级报名人数爆棚的情况,淄博高新区第二小学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基础上,对教师队伍进行梯队化、分层式管理,将教师团队分为“春笋”、“镜像”、“鸿雁”三个部分,依据老师们的工作年限、教学水平、教学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科学管理、教师的自我发展动机、对外名师经验交流的科学培训,立志打造独具特色的名师样板。
智慧校园,让科技为教育赋能
走进高新区第二小学的录播教室,交互式教学系统的高清显示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老师正在为本班学生讲解着显示屏上的内容,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与老师进行互动,而在另一间教室的学生也能够同时听到本节课的内容,还能与主讲老师与其它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探讨,真正实现了“隔空交流、同屏展示、同师异班授课”。除了智慧教学,信息化技术也应用到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多媒体集控系统实时掌握集中控制各多媒体的显示页面,把文本、视频等内容推送至指定多媒体上,一定程度实现了学生的课间自我管理,即时性通知、隔空升国旗、无接触式眼操、室内操、安全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的实时播报等,为日常管理带来智慧高效。
“‘互联网+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实现教育教学腾飞的翅膀。我们必须要以教育信息化来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立足学校发展实际需要,积极学习前沿信息技术成果,用新技术、新工具推动提升学校发展与创新,促进师生高效加速成长。”高新区第二小学副校长王丽娜说道。
智慧化校园在高新区科学城实验中学也有着生动的体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结合其具体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而因材施教,因此“一对一自适应”教学系统应运而生。学校给每个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前预习系统中的课程,课上没听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老师的讲解视频,针对总犯错的题目,系统会反复给学生推送同类化的问题,直到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掌握,帮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校一品,提供优质资源
以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朵花儿都有属于自己的芬芳。近年来,各学校积极探索特色教育新模式,特色课程建设如同春日花园,百花竞放,各美其美。
陶艺室里,同学们捏土、造型,绽放指尖乐趣;美术教室里,同学们挥毫泼墨、尽情创作;足球场上,孩子们带球、射门一气呵成......走进高新区第二小学,立刻感受到校园的盎然生机。
高新区第二小学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开展校园特色教育。学校定期举办数学文化节,以两人对弈的纯策略性棋类五子棋为表现形式,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统筹能力;而独具特色的音乐课则巧妙的将手工、历史、美术因素融合起来,先带领孩子了解历史事件,根据历史事件创作歌曲、画出意境、完成手工制作,一节音乐课“熔多个学科知识于一炉”,使学生们能够进行综合性的知识学习与运用。
在高新区科学城实验中学,入学前团建替代了传统的入学前军训,打破了新生之间的人际壁垒,培养了大家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学科教学中,学校设立了校本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与特点可以自由选择奥赛类课程、理化实验类课程、编程机器人信息化课程及艺体类课程等等。这些多元的选择、丰富的课程,给了学生们别样的体验。
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本着“办一所优一所”的理念,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育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全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育是最好的民生,淄博高新区将持续推进教育资源扩容增量、持续推动“强师提质”计划、持续推进教育赋能品质民生,在“有学上、上好学、服好务”等方面聚焦发力,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