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资料图】
宋代以南方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为明显,带有南方特点的渔隐题材绘画内容便繁荣发展起来。
宋代有着重文抑武的政治倾向,使得文人地位变得更高,大多数的官职都是由文人担任,朝廷更是给士大夫们丰厚的俸禄。
而渔钓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排解士大夫们繁重的为官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质。
南宋政治不够清明,小人、奸臣当道,使文人士大夫们在政治上很挫败,于是更多的文人士大夫们选择积极避世、韬光养晦、归隐山林,过着一种避世的渔隐生活。
一部分文人士大夫保留着“独善其身”儒家思想观念,也有一部分文人士大夫选择彻底归隐,向往道家观念中的“逍遥游”的生活感受。
在两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可以更好的诠释“身居庙堂”与“身居山林”两种隐逸形式,也更能表达士大夫们“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与“逍遥游”的道家思想。
由于两宋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在山水画方面,更是出现“道法自然”的绘画表现与“隐逸之情”的避世态度。
«——【·道家思想的隐逸之情·】——»
道家倡导自然朴素的审美思想,附色上彩的画面较少,黑白表现的水墨画占据主流。
唐朝以后,山水画在画科中成为了主流,多位隐士也可以说是具有隐士思想的文人,将作画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
唐代佛家思想占据主流,所以人物道释画兴盛,唐朝以后,道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山水花鸟画兴起,文人士大夫更是用山水、花鸟来达到“自喻适志”、“怡悦情性”、“自我陶冶”的目的。
对于山水画来讲,道家思想是最能够代表山水画思想的精神层面。
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
在老子之后的庄子将老子的思想发展为“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道家发展到庄子,有了虚静之心。
“受庄子影响较深的,多为甘于放逸之行的隐士。从这一点说,庄子的影响,实较老子所发生的影响,犹较近于本色,而且亦远有意义。”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都有隐逸之情,但是这两种隐逸之情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老子强调的是“守静”,而庄子的隐逸是“放逸”、随心的隐逸。
道家思想与山水是融合在一起的,而这种隐逸的情怀通过“渔父”的形象得到完美地体现。
“中国山水画的思想基础是道家美学”已经成为了众多研究者所共同承认的结论。
在道家思想中,有四个思想点是较为重要的,下面将做细致分析:
第一点:“五色乱目”、“水墨为上”,“道家倡导去除过多雕饰,保留自然朴素的美学思想,在宋代的山水画中明显体现。”
宋代的作品分为两个系统,以墨色为主的水墨山水和以色彩为主的青绿山水。
而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表现山水的形象时,应当以黑白为主,道家太极图也是以黑白为主的标志性图案。
黑白在时间上代表了阴阳,山水画中山势阴阳向背的表现同时也是道家阴阳的体现,同样山水画的精神气概也是由黑白来表现。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大多是墨色勾勒为主,极少上色,体现道家思想中的朴素之美。
第二点:“道法自然”、“求真物象”。“度物镜之本象,是山水画创作的初始阶段,也是其后的艺术思维与形象之形成、发展的必经过程。”
以自然为师是山水画发展的最初阶段,山水形象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游览过自然山水后由内心抒发出的一种心境,并通过水墨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求真”一方面是指所绘画的形象要符合山体的形象特点,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绘画要求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样绘画出的作品,才会打动观众。
在山水画创作的初始阶段,应当先做到所画物体与实际存在的物体有相似性。
在五代以及北宋时期,画家们游历山水,得自然之法。
从北宋时期的渔父形象,可以看出生动形象地表达劳动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生活状态。
第三点:“无为之为”、“无墨之墨”,去掉了矫揉造作等太多的装饰,回归质朴天然之美。
画面中的笔墨表现为“有为”,画面中留白地方是“无为”。
“相对于着墨部分的"为’,空白部分可以理解为画家的"不为’或"无为’,而"无为’又同样是道家所一直推崇的哲学命题。”
宋画中对于空白的处理,也反应出了“无为之为”、“无墨之墨”的思想。
画面中留白的空间,会引发观众的无限遐想,画面留白,可以是水、云雾、天空、瀑布、溪流等,有留白的地方,才会让观众超越画面的方寸之间,联想到画面的外部空间,一张画就会表现出无穷的空间。
在南宋时期马远、夏圭的绘画形式,就是表现出“无为之为”的绘画表现形式。
特别是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大片的空白引发观者的无数联想,更表现出画面的寒冷与孤寂。
第四点:“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法则。
山水画有实景与虚景的营造。
山水画中的“三远法”构图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其中,深远与平远的山峰,应以虚景为主,与画面的主题物的实景形成对比。
根据虚实关系体现山体的厚重感与体积感,这些都是使画面更为生动的技法表现。
远山与近山,墨色渲染与线条勾勒,都可以体现画面中“虚实”与“正反”的对比关系。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提出“以山水画为中心的自然画”的理论,是庄学的产物。
郭熙也是一位“澄怀味道”者,他以“玄”的眼光,发展了宗炳的“远映”,提出了“三远法”,也是受到了道家老庄思想的影响。
在老庄道学思想中,《庄子》这篇文章中写有《渔父》一文,并且庄子本身的性格逍遥自在,不受拘束。
后人受到庄子《逍遥游》的影响,在林泉隐逸状态中,也应该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身心自在逍遥。
飘荡在大自然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精神应当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宋代山水画家中,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当属郭熙、范宽与马远。范宽的大山大水与马远的“马一角”看起来两者共同点不多,但是从思想观念上来看却是源于一家。
范宽的山水画作品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他深入自然山川之中,通过深刻观察、体会,并且长居太华、终南等山川之中,以自然为师,得自然之法,绘画才会表现出同庄子一般逍遥天地之感。
马远在画院任职,出身绘画世家,绘画功底深厚,他的《寒江独钓图》是最能表现道家老庄思想的作品。
渔父一人一船飘荡在水上,正是庄子《逍遥游》的真实写照。
渔父与天地融为一体,更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景象。
郭熙的《林泉高致》详细表达了其绘画理论思想。
其中三远法中的“平远”正是对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逍遥游天的精神状态的表现。
«——【·儒家思想中的隐逸之情·】——»
儒家思想作为北宋时期的主导思想。
鼓励人们积极入世。
儒家思想中有“为国为民”、“治国平天下”、“文以载道”、“有补于世”等学说。
张彦远的绘画理论中有“成教化,助人伦”,这也是儒家思想在绘画方面的表现。
李成、荆浩、苏轼等人的绘画理论中都有入世的儒家思想的表现,但是现实世界的因素,使得这些人的志向得不到发挥,只能“独善其身”,在隐逸的世界中、在绘画的世界中表达自己的意志。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宋代士人往往虽有归隐之志但并不选择归隐山林,而是在仕隐结合中把注意力投向内心世界,心游物外,追求精神上的安定平和,旷达超脱。”
宋代士人们通过文学、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关怀天下的隐逸情怀。
郭熙就是把山水画当做入世为官的文人向往自然的媒介,体现了儒家思想“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相平衡。
文人士大夫们在“兼济天下”的同时追求自然,向往林泉生活,体现到了山水画之中,就表现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隐逸之情。
“儒家思想影响下而创造的艺术主要用于"比德’和"教化’。”在儒家思想下的隐逸生活,更多是规避社会风险的生活。
文人士大夫们有一颗兼济天下之心,在社会动荡之际却只能退居山林过隐逸的生活。
这一部分文人士大夫的隐逸生活,是被迫的归隐。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文人士大夫的胸襟抱负。
画面中的渔父形象或是借酒消愁,或是自由坐于船上飘荡。
表现出对世间的无奈与不得志的忧愁。
«——【·宋代思想的隐逸之情·】——»
宋朝哲学思想的主流学派之一是宋代理学。
同时,宋代理学也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之为道学。
义理、性命之学是宋代理学家们主要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称之为理学。
宋代理学体系是融合了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宋代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渗透而来的理论,宋代理学的出现使山水画融入了更多的感性与理性的元素。
理学提倡“天理”,山水画也应该反应出人们对于“天理”的自觉。
理学要求人们自我警醒,约束自己,借此达到理想化人格方面。
在北宋时期,人们注重气节与道德操守,也关注社会责任和历史的使命。
反映到山水画领域,出现了描绘北宋时期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体现人格的宽容与高大。
而宋代的绘画也有感性的成分,宋代绘画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感受到作者绘画时的心境的变化。
让作者与观众有心灵上的交流。
理学的发展反应了三教的融合,“宋代理学的产生也反映了三教的融合,宋代理学是在大量吸收佛道思想学说的基础上,革新儒学,以佛老观念对儒家思想进行阐释,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同时兼容并蓄佛道两家思想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学形态。”
三教融合影响下的理学,在绘画方面也有映射。
“宋代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大都深居山川,在创作的观察过程中,画家对山水进行直接的观察,画家们又将"理学’做为依据,要求在绘制过程中对物体的特征、规律作到细致的把握,最终通过对物象特征的准确描绘再现自然之"理’。”
画家们在山水林泉中,体悟自然,感受自然,寻找自然中的规律,通过对自然的细致刻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隐逸之情。
«——【·总结·】——»
宋代山水画在理学的基础上,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观点,有了使山水画有了新的意义。
而“渔父”题材的出现,正是让观众深入其中,随着渔父船只的随风飘摇,领略山水画中的美。
«——【·参考文献·】——»
[1]李福顺.中国美术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韦宾.宋元画学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3.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关键词: